【在场微散文获奖作品】赵文《晌午的阳光》万军朗诵
第15期(2017年8月)在场微散文优秀奖
授奖辞:赵文的《晌午的阳光》,以与一位盲人遗孤在图书馆相遇的独特视角,进入一个命运多舛者的人生轨迹,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精神敞亮的力量。
晌午的阳光
文/赵文
他坐在我对面。晌午的阳光,在桌上缓缓移动。我拿起书往阴凉处躲,他却纹丝不动,仿佛这灼人的光芒是他渴望已久的等待。
一楼阅览室,除了管理员,只有我和他。我是为了提前赶出一个方案,中午来图书馆查资料。他呢?
他摊开一本书,手指在书页上不停地滑动。忽然,他低下头,双手捧住脸,显出若有所思的样子。接着,他摘下了那副遮住半张脸的墨镜。
我认出了他。
他二十出头,十岁那年一场车祸,父母双亡,他双目失明,眼睛上留下一道长长的疤。他被姑姑领养,起初姑姑姑父对他也有疼爱。过了几年,姑姑有了自己的孩子,便开始冷落他,常打骂他。十六岁,他外出讨生活。经过努力,他不仅拿到了按摩师证,还学会了读盲文。
前不久,我颈椎疼,听说盲人按摩师技法好,就近去了图书馆对面的一家盲人按摩店,我在层层隔出的小房间里与他相识。当他得知我是一名教师后,他说他很喜欢读书,因为中午客人极少,他常去对面的图书馆读书。这样既可以增长知识,还能锻炼身体。他还问我,盲人能考大学吗?我不假思索地说:不能。
后来,我打听到盲人也可以考大学,有些大学设有特教系,只是没有来得及告诉他。不料,今天遇上他了。
他放下墨镜,嘴唇开始动,似在背诵某段文字。这个过程一气呵成。他很满意,脸上露出了不被人轻易察觉,而又异常灿烂的笑容。
我起身向他走去。
(责任编辑:晓来轻酌 制作:相相 537字)
获奖感言:
最近很忙,竟然忘了今天是在场微散文颁奖的日子,惭愧!我都不知道自己获奖了,非常感谢!
我进入在场写作已有一年多时间,关于在场主义散文,一直在思考、探求。真的非常感谢在场,感谢生命中所有的痛苦与快乐!
赵文获奖作品作者简介:赵文,蒙古族,在场主播,内蒙古科尔沁人,爱好文学与朗诵。
主播简介:万军,本名程万军,90后,在场主播。安徽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毕业。原桐城市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,后担任桐城市第一部文化纪录片制片《恋恋桐谣》拍摄,并完成解说词的写稿与配音。现在北京工作。
在场微散文第十五期主题盛夏,是阳光的季节。烈日炎炎,骄阳傲天。阳光不只是一种存在,而且是生命之父,代表了刚正、明丽、坦荡,是正能量的象征。"波弄日光翻上栋,窗含烟景直浮空",在唐寅诗中,阳光是风景;"阳光委云上,倾心欲何依",在白居易诗里,阳光成了情感寄托;而曹植的"浮云翳日光,悲风动地起",则景由心生,借助阳光,表达了一种世事慨叹。阳光是可敬的,也是丰富的。
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竞赛第15期2017年8月命题:阳光不锈
用你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和当下发现,写出你心中的不锈阳光。
在场微散文第十六期主题秋天又到了,我们反对秋日谈秋的落俗,却逃避不了秋影的美伦美奂。
在词典里,秋影有两种解释:一是秋天的日影;二是秋日的情形。可僵硬的词典,又怎么诠释得尽秋影丰富美丽的内涵。在王实甫的诗里,秋影是梧桐细雨,是伤感;在辛弃疾笔下,秋影与飞镜隐喻爱情与美好;元好问借助秋影哀叹岁月易逝。在秋影中发现收获的,更不计其数。面对秋影,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;秋影,就是多维的社会人生。
在场微散文同主題征文竞赛第16期(2017年9月)命题:秋影
用在场的姿态,发现和呈现你秋影里的生命际遇。
在场微散文第16期征文一人一稿,上限为550字,必须是原创首发(如其他平台、网站、论坛及报刊已发的,请勿投)。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、作者和字数,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,简介写在文章下面(请将正文放大为小三号字,标题小二号字加粗),并注明所在地。截稿日期为2017年9月25日。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:zczy0838@126.com
在场微散文奖在场微散文群,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,旨在宣传、交流、倡扬在场写作。
在场微散文,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,主张通过在场性、微叙事、快节奏的书写,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。
在场微散文奖,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,每月一期,每期设一、二、三等奖各一名,分别奖给500元、300元、200元奖金,并颁发获奖证书;优秀奖若干名,赠送“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”《颠覆城堡》和《在场》杂志,颁发获奖证书。其它优秀作品赠送《在场》杂志。
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。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。
第15期在场微散文奖优秀奖
在场管理团队
总 编:周闻道
副总编:晓来轻酌
在场编校:宁静(组长)、袁志英、钱昀、刘月新、刘小四、偏说、杨培铮、六六、刘爱国、李慕云、李世琼
在场朗诵:海之魂(组长)、郭万梅、赵文、花语、龙丹、吴海燕、章涛、万军、唐克
在场阅评:郭连莹(组长)、润雨、王茵芬、高影新、鸣谦、楚歌、林中蔓青、齐海艳、赵琳
在场制作:四季芳(组长)、刘珍、相相、宋小铭、谭丽挪
在场宣传:鸣谦(组长)、雷永鸣(副组长)、东方坏坏、詹晓明、魏巍、张倩男
在场终校:袁志英、杨培铮
特约评论员:郭连莹、乔民英
请勿一稿多投,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,请勿投。来稿请附上120字以内的简介和照片。征文投稿第三天可查看邮箱或群里每日预告;长篇稿件一月之内未发表的,可自行处理。
一篇文章只修改一次,请投稿前仔细斟酌。投修改稿时请一定注明“修改稿”。
1800字以下的散文,请同时投两篇。
此为《在场》杂志选稿平台,在场团队有权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推广,如不同意,请在稿件中注明。
关于稿费普通作者返一半,贫困作者扣除腾讯运营费后全返。
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:zczy0838@126.com
《在场》杂志投稿邮箱:zczy0838@163.com
在场网站:http://www.zczysw.com/